伴隨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漢之光華將以卓越的
服務能力協助我們的客戶完成全球知識產權布局。
2024年3月7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3年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以及馬德里商標和海牙外觀專利統計報告。分析發現,中國華為、韓國三星和美國高通是2023年WIPO國際專利體系的全球領先機構,印度創新者的專利申請活動量增長了近50%,盡管國際注冊的需求略有減弱。中國和美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出現下降,而印度、土耳其和韓國在全球需求疲軟的情況下表現突出。在利率上升和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通過PCT提交的申請量下降了1.8%,這是14年來的首次下降。國際商標體系的申請量下降了7%,而國際外觀設計體系的使用量隨著中國創新活動的擴大而逆勢增長了1%。
1. PCT國際專利申請
(1)領先的PCT申請人
2023年,PCT申請總量為272,600件,同比下降1.8%。2023年,中國(69,610件)仍然是PCT申請最大的來源國,同比略微下降0.6%。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的申請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美國(55,678件)位居第二,同比下降5.3%。日本(48,879件)緊隨其后,同比下降2.9%。排在前五位的是韓國(22,288件)和德國(16,916件),韓國增長了1.2%,德國則下降了3.2%。此外,印度(+44.6%)和土耳其(+8.5%)的PCT申請量增長最快,荷蘭(+5.8%)和法國(+2%)也有所增長。
中國電信巨頭華為PCT申請量仍位居榜首,2023年公布了6,494件。韓國三星(3,924件)位居第二,緊隨其后的是美國高通(3,410件)、日本三菱電機(2,152件)和中國京東方(1,988件)。前十位申請人中,中國寧德時代(1,533件)增長最快,排名從第84位升至第8位。相比之下,華為申請量同比減少了1,195件。
在教育領域,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531件)仍然是最大的大學申請人。中國蘇州大學(332件)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系統(217件)、中國清華大學(209件)和美國斯坦福大學(180件)。其中,清華大學的增幅最大。
(2)領先的技術
在已公布的PCT申請中,計算機技術占比(10.2%)最大,其后依次是數字通信(9.4%)、電氣機械(7.9%)、醫療技術(6.7%)和制藥(4.7%)。這五個領域的PCT申請量約占2023年已公布PCT申請總量的五分之二。
2023年,在排名前十的技術領域中只有4個領域實現了增長,其中,電氣機械(+8.8%)增速最快,其后依次是交通運輸(+7.7%)、半導體(+5.6%)和生物技術(+3.8%)。計算機技術在連續七年出現同比增長后下降了3.4%。數字通信在2023年也下降了2.1%,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2. 國際商標體系(馬德里體系)
(1)領先的商標申請人
2023年,在WIPO馬德里體系下提交的商標國際申請總量為64,200件,同比減少了7%。美國申請人(10,987件)提交的商標國際申請數量最多,其后依次是德國(6,613件)、中國(5,473件)、法國(4,267件)和英國(3,817件)。
在前十大原屬地中,只有中國(+7.7%)和韓國(+2.9%)在2022至2023年期間實現了增長。相比之下,德國(?14%)、澳大利亞(?13.9%)、瑞士(?12.4%)和美國(?11.8%)則出現了連續兩年的同比下降。
2023年,法國歐萊雅國際商標申請量為199件,連續第三年蟬聯榜首。德國寶馬公司排名第二(124件),其后依次是保加利亞歐洲游戲技術公司(118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國際公司(110件)和瑞士諾華公司(110件)。增幅較大的是德國柏林化學(+104件)、寶馬公司(+85件)、勃林格殷格翰國際公司(+56件)和法國Stokomani(+56件)。
(2)領先的類別
在WIPO受理的商標國際申請中,指定最多的類別涵蓋計算機軟硬件及其他電氣或電子裝置,占2023年總量的11%。其后依次是涵蓋商業服務的類別(8.8%)和與科技服務有關的類別(8.1%)。
3. 國際外觀設計體系(海牙體系)
(1)領先的海牙申請人
2023年,WIPO海牙體系國際申請中包含的外觀設計數量創下新高,總數達25,343項,小幅增長1%,連續三年實現增長。德國仍然是國際外觀設計體系的最多的國家,有4,517項外觀設計,其后依次是中國(3,758項)、美國(2,668項)、瑞士(2,196項)和意大利(1,817項)。其中,中國(+46.9%)和土耳其(+45.7%)在2023年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美國(+9.2%)、日本(+6.9%)和法國(+4.7%)在2023年也實現了強勁增長。
韓國三星已公布申請544項外觀設計躍居申請量首位,超過了前一年排名首位的美國寶潔(525項)。韓國LG和德國保時捷各擁有352項外觀設計,并列第三,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小米(315項)。
與2022年相比,保時捷(+235項)、法國愛馬仕(+179項)、德國Triple A Finance(+175項)和德國卡赫(+142項)在2023年的外觀設計申請的數量都有大幅增加。
(2)領先的領域
2023年,運輸工具(11.2%)在全部外觀設計中占比最大,其后依次是錄音和通訊設備(8.6%)、家具(7.6%)、包裝和容器(6.9%)以及家居用品(5.6%)。
4. WIPO爭議解決機制(WIPO仲裁與調解中心)
2023年,對WIPO替代性爭議解決機制(ADR)服務的需求強勁,WIPO仲裁與調解中心在2023年參與解決了679件知識產權、創新和技術爭議,同比增長了24%,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280%。其中,43%涉及版權和數字內容,27%涉及商標,10%涉及專利(包括備受矚目的標準必要專利/FRAND和生命科學爭議);96%的共同管理案件涉及版權。
2023年,中小企業(包括初創企業、創造者和創新者)的數量增長至占爭議當事人的51%,其后依次是集體管理組織(23%)、大型公司(13%)及包括高校和研發中心在內的其他實體(13%)。主要商業領域包括創意產業(集體管理、視頻游戲、電子競技、軟件)、信息和通信技術(FRAND、電信)以及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制藥)。
2023年,WIPO域名爭議解決服務的投訴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7%,自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開始以來增長了68%。
2023年提交的WIPO域名案件幾乎涵蓋了所有行業,領先的行業包括銀行和金融(13%)、生物技術和制藥(11%)、時尚業(10%)、零售(10%)及互聯網和信息技術(9%)。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和瑞士是提交投訴數量最多的國家地點。除“.com”之外,有超過12%的WIPO案件涉及國家代碼頂級域(ccTLD)。
來源:中科院知識產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