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制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漢之光華將以卓越的
服務能力協助我們的客戶完成全球知識產權布局。
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最新公開信息顯示,韓國食品龍頭企業CJ第一制糖株式會社(CJ CHEILJEDANG CORPORATION)向USPTO申請的名稱為"DUMPLING(餃子)"的外觀設計專利(公告號:USD1019203S)已于近期獲得授權。該專利于2023年2月24日提交申請,授權公告后在中國社交平臺引發廣泛爭議。
專利申請人CJ第一制糖作為CJ集團核心子公司,不僅是韓國最大的綜合食品制造商,更是全球生物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其旗下必品閣(Bibigo)品牌依托集團食品工業優勢,近年來在速凍食品市場表現尤為突出,近幾年該品牌速凍餃子品類在亞太地區市場占有率已接近20%。
一、餃子作為食物,其外觀被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合理性
根據專利文獻展示,該專利有14張附圖,展示了表面有14-16道按一定方向旋轉的螺旋褶皺、餃子底部平坦且頂部隆起的、扁長橢圓形餃子結構。
與中國外觀專利申請與審查的流程不同,在美國申請外觀專利除形式審查外,還需要經過實質審查,審查員需要審查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和非顯而易見性。但從輪廓來看,專利中的餃子設計與中國的傳統餃子形狀幾乎一致,而中國傳統餃子的歷史已有上千年,關于餃子形狀的圖片及現有產品的證據也隨處可得,那為何這件餃子專利會被授權呢?筆者猜測,從這件外觀設計專利的附圖可以看出餃子的外觀非常具體:包括褶皺走向、褶皺數量、表面紋路、餃子整體形狀等,可能審查員在檢索后沒有發現與附圖中完全一樣的餃子,因而被授予專利權。但另一方面,除了新穎性,在美國被授予外觀專利權還應滿足非顯而易見性(類似于中國專利審查中的“創造性”),審查員是如何判斷這個餃子的外觀是非顯而易見的,筆者也產生疑問。
二、美國餃子外觀專利的授權,對中國餃子企業的影響甚微。
首先,專利保護具有嚴格的地域性。這意味著在美國獲得授權的專利,其保護范圍僅限于美國境內。此外,該餃子專利引用了三篇韓國專利的優先權,可能在韓國也享有一定的保護。然而,只要中國餃子企業沒有在美國和韓國進行生產、銷售或許諾銷售與該專利設計相同的餃子,就不會構成侵權。因此,在中國境內,無論是家庭自包餃子還是購買餃子產品,都不會受到該專利的任何影響。
其次,如前文所述,該餃子專利的外觀設計描述極為具體,包括褶皺走向、數量、表面紋路等細節。這種具體的描述決定了其保護范圍相對較小。只要在餃子的外觀上做出些許細微的改動,就可以避開該專利的保護范圍。考慮到餃子作為傳統食物,其形狀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即使是同一個人捏制的餃子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通過簡單的形狀調整,即可輕松規避侵權風險。而對于采用機器標準化制作的餃子,只需避免使用與該專利形狀相似的模具即可。
最后,餃子作為擁有千年歷史的傳統食物,在中國極為常見。找到與該專利設計相同或基本一致的現有餃子形狀并不困難。中國餃子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現有技術,對該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或作為現有技術抗辯的證據,從而進一步降低侵權風險。
三、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餃子專利的商業目的已初步達成
盡管從法律穩定性和維權可能性來看,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所申請的餃子外觀設計專利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不可忽視的是,從商業戰略的角度出發,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實現了其預設的商業目標。
首先,專利本身所具備的威懾力不容小覷。在商業競爭中,一旦有競爭對手或不明真相的從業者收到專利侵權警告函,出于對專利法律的敬畏或缺乏深入了解,他們可能會選擇直接妥協,支付侵權損害賠償或停止相關生產活動。這種情況下,必品閣作為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著名餃子品牌,其市場占有率很可能會因此進一步擴大。
其次,即使必品閣最終無法通過專利維權獲得直接的經濟利益,但僅憑其申請餃子專利并獲得授權這一行為,就已經在中國市場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種“轟動效應”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宣傳噱頭,為必品閣品牌帶來了大量的免費曝光和公眾關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因此,無論從專利的威懾效應還是從宣傳角度考慮,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申請餃子專利已經實現了其商業目的,為必品閣品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有利地位。